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经典的历史问题。关于鬼谷子,我们可以从“他是什么人”和“他的真名是什么”两个方面来深入探讨。

一、鬼谷子到底是什么人?

简单来说,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的思想家、谋略家,被后世尊为“纵横家”的鼻祖,也是兵家、道家、阴阳家等多个学派的代表人物。 但他的身份非常复杂,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:

1. 历史人物 vs. 传说人物

这是理解鬼谷子的核心矛盾点。

作为历史人物:

时代背景: 他主要活动于战国时期(约公元前4世纪),这是一个诸侯争霸、合纵连横、人才辈出的时代。

核心身份: 他是一位隐士和导师。传说他隐居在鬼谷(关于鬼谷的具体地点有争议,一说在今河南淇县、陕西石泉县或湖北当阳市),因此被称为“鬼谷子”。

最著名的“产品”: 他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一批深刻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杰出弟子。其中最负盛名的有:

苏秦:提出“合纵”策略,联合六国对抗强大的秦国,一度担任六国相印,风光无两。

张仪:提出“连横”策略,帮助秦国瓦解六国联盟,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孙膑:齐国军事家,著有《孙膑兵法》,在桂陵之战、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国,留下了“围魏救赵”等经典战例。

庞涓:魏国大将,与孙膑是同门师兄弟,后因嫉妒而与之反目成仇,最终兵败身亡。

思想核心: 他的思想核心是**“捭阖”**之术,即通过观察、揣摩、说服、权变等心理和谋略手段,在复杂的政治和人际关系中掌握主动权,达到自己的目的。这完全是适应战国时代需求的“实用主义”和“权谋之术”。

作为传说人物:

神化色彩: 由于正史记载极少,关于鬼谷子的生平充满了神话和传说。他被描绘成一个通天彻地、无所不能的“神仙”或“奇人”。据说他能占卜未来、呼风唤雨、知人本性,甚至有长生不老之术。

文学演绎: 在后世的小说、戏剧(如《东周列国志》)中,他的形象被进一步神化,成了一个半人半仙的世外高人,其弟子们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和宿命感。

2. 思想家和学派创始人

无论其人是否完全真实,以他名义流传下来的思想体系是真实存在的。

纵横家鼻祖: 纵横家是战国九流十家之一,专门从事外交、政治游说和权谋策划。鬼谷子的思想是其理论基石,他的著作《鬼谷子》就是纵横家的“教科书”。

兵家大师: 从孙膑、庞涓的成就来看,鬼谷子精通兵法,其思想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战略、战术和心理战的论述,对后世兵学影响深远。

道家思想的体现: 他选择隐居、顺其自然、洞察天地规律的行为方式,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。他的谋略也强调“潜谋于无形,常胜于不争不费”,这与道家的“无为而治”、“以柔克刚”有相通之处。

总结一下:鬼谷子是一个“虚实结合”的人物。 他很可能是一位真实存在的战国时期隐士和导师,培养了一批杰出弟子。但由于史料缺乏,其真实生平已不可考,后人便将战国时期最顶级的谋略和智慧都归功于他,并不断加以神化,最终形成了一个集历史人物、学派宗师、传说神仙于一体的复杂形象。

二、鬼谷子的真名叫什么?

这是一个更直接,但答案也更模糊的问题。

简短的答案是: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,鬼谷子的真实姓名至今仍是一个千古之谜。

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说法和推测:

1. 王诩(或王禅)

这是流传最广、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。

来源: 这个说法主要出自后世的一些注疏和地方志,如唐代司马贞的《史记索隐》在注释苏秦的传时提到:“苏秦欲神秘其道,故假名鬼谷。” 但并未提及其本名。而“王诩”或“王禅”的名字更多地出现在明清时期的小说(如《东周列国志》)和一些道教典籍中。

解读: “王诩”这个名字很可能是后人为了给这位神秘人物一个“实名”而附会的。因为“鬼谷子”只是一个号,就像我们称“老子”一样,人们总想知道他到底姓甚名谁。于是,“王诩”这个听起来比较符合先秦人名的称呼,便逐渐被大众接受。

2. 姓“鬼谷”,名“不详”

这种说法认为“鬼谷”并非地名,而是他的姓氏。

来源: 东汉学者应劭的《风俗通义》中提到:“鬼谷先生,六国时纵横家。” 唐代长孙无忌的《隋书·经籍志》也沿用了此说。

解读: 在古代,以居住地为姓或以地为号非常普遍。但“鬼谷”这个地名本身就带有神秘色彩,作为姓氏显得非常奇特。因此,更多人倾向于认为“鬼谷子”的“鬼谷”是指他隐居的地方,而“子”是当时对有德行、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(如孔子、孟子、老子)。所以,“鬼谷子”的本意是“来自鬼谷的先生”。

3. 根本不存在此人

这是一种较为激进但有其道理的学术观点。

观点: 有学者认为,历史上可能根本没有一个叫“鬼谷子”的特定人物。所谓的“鬼谷子”,可能是一个学派的代号或一部托名著作的作者。

理由:

正史无载: 在《史记》中,司马迁为苏秦、张仪、孙膑、庞涓都立了传,但从未提及他们的老师是“鬼谷子”。最早明确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,是西汉末年的刘向,这中间相隔了近两百年。

《鬼谷子》成书时间: 现存的《鬼谷子》一书,其内容和语言风格,很多学者认为是后人(可能是秦汉时期)托名“鬼谷子”而作,是战国纵横家思想的集大成者,而非一人一时之作。

逻辑推论: 苏秦、张仪等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,他们的纵横之术也是真实存在的。后人为了给这套高深的理论找一个权威的源头,便虚构出一位“鬼谷先生”作为他们的共同导师,这样更能凸显这套学问的神秘和正统性。

最终结论

鬼谷子是什么人? 他是一位真实与传说交织的战国时期谋略大师,是纵横家的精神领袖,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、军事和人际交往。他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,代表了古代中国最高智慧的权谋之术。

鬼谷子的真名叫什么? 没有确切答案。 “王诩”是流传最广的附会之名,但缺乏早期史料支持。最稳妥的理解是,“鬼谷子”是一个号,意为“鬼谷的先生”,其真实姓名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,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谜团。他的神秘,恰恰是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AD:鬼谷神算-鬼谷子算命术-鬼谷算命批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