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婚时工资卡中的工资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但存在特殊情况;离婚后,双方工资归各自所有,不再作为共同财产分割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一、离婚时工资卡是否属于共同财产?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六十二条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等,属于夫妻共同财产。因此,若工资卡中的工资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取得,且无特殊约定,则属于共同财产,离婚时需进行分割。

特殊情况:

书面财产约定:若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婚姻存续期间工资归各自所有,且该约定符合法律规定,则工资卡中的工资不视为共同财产。

特定来源的工资:若工资卡中的部分钱款能证明是一方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、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等,则这部分钱款属于个人财产,不参与分割。

二、离婚后工资如何处理?

离婚后,双方婚姻关系解除,工资收入性质发生变化:

个人财产归属:离婚后各自取得的工资属于个人财产,个人对其工资享有完全支配权,另一方无权干涉。

未分割的共同财产:若婚姻存续期间存在未分割的工资收入(如离婚时未处理的奖金、津贴等),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需按协议或法院判决分割。

三、离婚时工资分割的具体规则

协商优先:夫妻双方可自行协商工资分割方式,达成一致后按协议执行。

法院判决原则:若协商不成,法院会根据财产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例如:

一方因抚育子女、照料老人等付出较多义务,可适当多分;

一方存在隐藏、转移、变卖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,分割时可少分或不分。

扣除合理支出:分割工资时,法院会先扣除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为家庭生活等支出的合理费用,再按比例分割剩余部分。

四、关键建议

明确财产约定:夫妻可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工资归属,避免离婚时产生纠纷。

保留证据:若主张工资为个人财产,需提供充分证据(如赔偿协议、赠与合同等)。

诚信处理财产:婚姻中应诚信对待财产问题,避免隐藏、转移等行为,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。

AD:婚姻走势-婚姻未来走势-婚姻发展分析